2007年7月4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多在“疏”上下功夫
顾仲阳

  前阵子,京冀等地政府又一次发出禁令,禁止农民大规模焚烧秸秆。但秸秆烟雾还是会偶尔“偷袭”,散发出呛人的味道。
  年年发禁令,年年照样烧,这样的结果,我并不奇怪。
  一方面,即使监管部门一天24小时不停地“地毯式巡逻”监管,农村这么辽阔,农田那么广袤,广大农民还是大有机会“打游击”的。
  另一方面,对于很多地方的农民来说,秸秆并没有更好的出路,“一烧了之”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“不烧柴不喂牛,留着还特占地,烧了还能肥把田”、“小麦抢种就像打仗,哪有时间处理这满地秸秆啊,放把火烧了最快最省事”、“秸秆还田,我们也想啊,可费用高,而且光投入没产出,不划算”……
  如此看来,一味地禁、一个劲地“堵”并不是解决之道,这几年的屡禁不止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真要让农民不烧秸秆,关键还在于为秸秆找一条比“一烧了之”更好的出路。而这,显然要多在“疏”上下功夫。
  作为工农业的重要生物资源,秸秆的用途十分广泛,它可以粉碎还田充当肥料,可用来制成饲料发展畜牧业,还可气化、发电转换为新能源,或当作工业原料制作板材等。秸秆的“不烧之路”在于立足根本,着眼长远,走产业化之路,让秸秆“变废为宝”,让农民有利可图。
  这样的道理,并不深奥,可是在类似的情况下,我们却常常反其道而行之。
  比如整治小商小贩乱设摊点,从一开始,我们就严防死堵,城管来了,小商小贩撒腿就跑,一出出这样的“猫捉老鼠”惊险剧,时不时在街头巷尾上演。以堵为主,堵来堵去终归还是堵不住。这时,我们才想到疏,才想到引导规范。
  再比如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林区乱砍滥伐盛行,胆大的白天砍,胆小的晚上盗,有关部门白天晚上满山巡查,一座座山头照样被剃光。立足根本,确权到户,变堵为疏,农民自觉看林护林,盗伐少之又少,山更绿了,林农更富了。
  回头来看,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能立足根本,以疏为主、疏堵结合,那么效果是否能好得多?现在来看,答案无疑是肯定的。
 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做“事后诸葛亮”呢?这很值得反思。我们工作的立足点,是不是过分着眼当前,简单地严防死堵,而忽视了立足长远、以人为本、因地制宜呢?我们工作的方法,是不是过多地强调于监管,过分地侧重于行使权力,而忽视了引导规范、做好服务了呢?
  让人感到棘手的烧秸秆问题,启发我们不妨反过来多试一试,从一开始就立足长远、以疏为主、疏堵结合。很多时候,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和长效机制。